新增挂牌冰点背后:无碍优质企业入局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2018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的低迷反映在各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新增挂牌企业数目泛起了断崖式的下滑。
2014年最先,新三板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即是高速扩张的市场规模,新增企业挂牌数目在2016年到达了最岑岭,昔时新增挂牌企业数目凌驾5000家。但现在,新三板市场规模遭遇了天花板,2018年至今新增挂牌企业数目仅有不足300家。
值得注重的是,只管新三板市场新增挂牌企业数目下滑显着,但仍不乏优质企业将新三板市场看成上岸资源市场的首站。
与此同时,今年天下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天下股转系统”)与港交所签署备忘录,推动新三板+H股也给了一些优质企业继续选择新三板的动力。
挂牌增量历史新低
自2014年新三板市场实质性扩容以来新三板市场单年新增挂牌企业数目一连稳固在1000家以上,但2018年这一势头似乎要被打破。
凭证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数据显示,阻止5月16日,2018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目仅为268家,而上一年同期新增挂牌企业的数目已经到达了1056家,2018年阻止现在的数据仅为去年同期的25%。
与此同时,在审企业的数目也不容乐观。凭证天下股转系统最新宣布的在审申请挂牌企业表显示,阻止5月14日,仅有251家企业排队待审,这其中还包罗了一些由于政策缘故原由待审多年的类金融企业。
现在2018年时间快要过半,团结新增挂牌企业数目和在审企业数目来看,2018年新三板市场新增挂牌企业的数目将或许率无法保持每年凌驾1000家的增速。
“造成新三板市场新增挂牌企业数目锐减的缘故原由有许多,首先是经由了数年超高速的增添之后,各家券商手中储蓄企业的资源已经枯竭,其次随着新三板在近年来一连低迷,一些企业也逐渐明确了自己对于资源市场的妄想,从而放弃了跟风挂牌新三板的想法,另外,影响新三板市场新增挂牌企业数目的主要因素尚有自2017年以来天下股转系统设置的一系列门槛。”北京地域一家大型券商分管新三板营业条线的认真人以为。
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目镌汰也意味着新三板市场生长阶段在转变,市场聚焦点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事实上,天下股转系统内部,挂牌营业部也已经缩减职员规模,挂牌营业部的职员有部门会分流至其他同已挂牌公司羁系相关的部门。
从券商从业的情形来看,推荐挂牌营业职员缩减显着,但部门券商仍愿意在挂牌企业融资营业和做市营业举行投入。
仍有优质企业在途
值得注重的是,只管新增挂牌企业数目泛起了大幅下滑,但仍有一些优质企业继续选择新三板市场,这也印证上述人士所言,当热潮已往之后,一些企业仍然选择新三板市场在很洪流平上是经由了充实的考量。
凭证梳理今年已挂牌企业年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凌驾1亿元以上的挂牌企业有77家,而净利润凌驾3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1家。其中海通期货(872595)、东松医疗(872647)等均是营收凌驾20亿,净利润靠近1亿元的头部企业。
记者同市场人士交流相识到,在现在新三板市场的情形下,仍然选择挂牌新三板的优质企业概略上分为两类。
首先是明确以为新三板切合企业自身资源市场妄想的企业,近期拟挂牌新三板的艾瑞股份即是其中代表。
艾瑞股份总裁杨伟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体现:“艾瑞不像依赖于融资的互联网型企业,以是我们对于上岸资源市场的时机并没有过于敏感。但我们我们挂牌新三板是理性的选择,虽然现在新三板市场偏冷,投资热情也不高,但对于价值投资而言不失为一个好时机。可以看到在新三板融资较量乐成的企业,并不是在市场最火热的时间挂牌的,而是之前挂牌后逐步生长起来的。”
第二类企业则是短期内由于种种因素无法上岸A股的企业,如海通期货,事实上2017年以来新三板市场也迎来了期货公司挂牌潮,这其中一项很主要的因素即是A股始终未能向期货公司敞开大门。
诸云云类的尚有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的情形,中科沃土董事长朱为绎对记者讲道:“鉴于证监会不勉励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岸A股, 现在暂无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岸A股的案例,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岸新三板市场的案例高达几百例。”
与此同时是,今年4月天下股转系统与港交所签署“新三板+H 股相助备忘录”支持企业两地挂牌上市也引起了不少优质企业的注重。
杨伟庆便体现:“‘新三板+H股’可以说给新三板市场营业生长较好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侧面解决流动性的方案,这可能比你现在万众过独木桥都去挤主板创业板的时机都要好一些。”
前述券商人士也体现:“新三板+H对于新三板市场的企业,尤其是头部的优质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这将挂牌新三板的意义富厚了许多,从现在的市场情形来看,新三板市场的运作空间不大,可是若是搭配港股市场来看,新三板市场就具有了更为富厚的寄义。因此,这一政策在一定水平上也被许多潜在挂牌企业所看重。”(编辑:李新江)
